“挫折可以毁掉一个人,也可以造就一个人,重点在于你的选择”,说这话的是从小就患上先天性髋骨关节脱位症的17岁女生王芃芃。
这个几乎是在医院长大的孩子,学习成绩优秀,连续3年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、十佳少年。今年又被评为北京感动青春出色初中生。今年中考,她以总分491分考入了北京育才学校。
“瓷”娃娃一碰就倒
从1岁半开始,王芃芃先后做过4次大手术,手术后,她的右腿仍然不便捷,脚后跟完全使不上劲儿,不可以像同龄人那样无拘无束地蹦蹦跳跳,不可以长期走路,甚至“站都站不稳”。由于右腿是什么原因,她几乎没平衡能力,不只不可以上体育课,连正常的上楼下楼对她都成了挑战。楼梯上与同学的碰撞是常事,但她却像个“瓷”娃娃一样,只须被碰到,就会因站不稳而崴脚甚至摔倒。她常常拖着肿得又红又亮的脚去上课。后来,每次上下楼的时候,班里的同学就在周围形成一个保护圈护着她。“我感觉自己走路就像个老人一样费劲儿,连书包都背不动。”她说。
芃芃说,她平均每两年半就要上一次手术台。目前的“站不稳”还是经过了4次大手术才达到的“理想状况”。
11岁那年,芃芃又一次住院治疗,那是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手术。在刺眼的无影灯下,她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,任凭大夫在她的胯上“破土动工”。当爸爸妈妈的呼唤将她从睡梦中惊醒时,她发现自己腰部以下全部缠着坚硬的石膏,一点儿也不可以动。看着爸爸妈妈焦虑的眼神,为了不让他们更担忧,懂事的芃芃把眼泪咽了回去。她勇敢地闯过了术后抗炎的第一关,而出院后又一个难关摆在她面前——漫长的恢复训练阶段。因为她的下半身长期裹在石膏里,躺在床上没办法动弹,身体上的伤痛和精神上的孤独让这个十多大岁数的小女孩濒临崩溃。这个时候,芃芃的爸爸就在床头给她念《钢铁是如何炼成的》,给她讲张海迪的故事。芃芃说:“他们的执著信念和崇高品德震惊、勉励着我,让我从悲伤和绝望中走了出来。”
其他人学一遍她要学三遍
芃芃每次手术后都要休学大半年重新学走路。虽然上一两年课就要休学一段时间,但芃芃的功课从没落下。每次动完手术在家休养,她就让爸爸妈妈为自己在床上放一张小桌子,用枕头和棉被做靠背。芃芃就是如此半靠半趴学习的,有时一翻身伤口就会渗出血来,石膏上常常是血迹斑斑。在11岁那次手术后半年的休息时间里,她坚持完成了3门主课的学习,期末考试时,父亲背着她进了考场。结果,3门考试成绩都达到了95分以上。
芃芃常常因生病请假,但无论是刚打完针还是正在发烧,她都会天天坚持自学完当天的功课,绝不拖到第二天。
由于多次做全麻手术,芃芃的记忆力明显衰退,其他人一遍就能记住的东西,她要三四遍才能记住。为了克服这个困难,她就“笨鸟先飞”,课前多看多学,比其他人花更多的时间和功夫。课间其他人休息时,她就预习下堂课的内容,晚上学到十一二点也是家常便饭。芃芃的班主任说,身体的残疾没让她变得和别的孩子不同,她只不过更努力、更坚强。
爸爸是避风港湾
正当芃芃满怀信心地在学习上稳步前行时,一场“暴风雨”无声无息地向她袭来,将她推入了痛苦的谷底——爸爸妈妈离异了。
面对残缺的家庭,她开始怀疑妈妈是否由于自己离开了爸爸,怀疑妈妈舍弃了自己,天天陷在痛苦中不可以自拔。这个时候,爸爸告诉她,他和妈妈只不过分开,但都永远爱她。为了照顾她,当工人的爸爸办了内退手续。将近60岁的爸爸从此又当爹又当妈,悉心照顾她的生活。爸爸一个大男性,有时比女性还心细。对芃芃情绪的起伏,爸爸都能准时体察。一见女儿心情不好,爸爸就会想方法逗她高兴。
由于站不稳易摔跤,爸爸不放心芃芃自己乘公交外出。天天早晨,爸爸都骑着电动车接送她上学。一次,刚外出的父女两个就碰上了倾盆大雨,旁边没避雨的地方,等到了学校,两人已浑身湿透。就如此,初中3年,芃芃一直最早到校。
初中二年级暑假,为了筹备中考冲刺,芃芃也和别的同学一样在外面报了不少辅导班,天天早上8点到晚上8点,爸爸就携带她奔波在每个辅导班之间。有时连午饭也来不及吃,她就坐在电动车后座上啃着凉馒头,而爸爸却一直饿着。芃芃看着爸爸花白的头发和佝偻的背影,常常感到一阵阵心酸。芃芃说:“爸爸宽厚的肩膀永远是我避风的港湾,不管有哪些困难,爸爸都会和我在一块。”
“不可以一直依靠,其他人给我拥戴,即使风雨覆盖,我也不怕重来。”这首《挥着翅膀的女生》是芃芃最喜欢的歌,挫折让这个17岁的女生掌握了直面艰难的生活,并逆风飞扬。